证监会发声明回应市场关切 三大举措切中三大要害

 10月30日,证监会在交易时段发布声明,回应市场关切: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二是优化交易监管,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三是鼓励价值投资,引导增量中长期资金入市。

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是证券市场的三大主体,三大主体的行为如何、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直接关系市场的稳定与健康。任何一个主体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市场形成不利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不良效果与反应。所以,证监会从三大主体入手,提出三大举措,确实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上述三大举措切中了三大要害,抓住了三大关键环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目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加大治理力度,让上市公司的行为更加规范,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好氛围,让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可信赖的投资主体;优化交易监管,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则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监管者的权力和责任界限,让市场的归市场,避免权力与责任、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错位;鼓励价值投资,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落脚点也非常明确,就是如何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让机构投资者用行动引导中小投资者确立价值投资理念,从而为市场的稳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证监会把对上市公司治理的重点放在规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上,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年来上市公司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后找到的答案。正是因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和透明度不高,才导致许多问题频繁发生、反复发生,形成了死循环。所以,必须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果上市公司继续违规披露信息、不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就有可能触犯相关规定,轻则处罚,重则退市。一旦这样的规矩形成,上市公司也就不敢随意触犯规定,不敢屡查屡犯。

如何才能让上市公司行为规范?如何才能让上市公司更多地受市场检验?如何才能让上市公司对法律、规章、制度等有敬畏之心?关键要理顺监管者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的归市场,监管的归监管,监管不随意干预市场,监管又不放任市场主体的行为,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监管。规范、有效、符合市场要求的监管机制建立了,市场主体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实施自己的行为,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守法制和规则的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监管者也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边界、明确自己的权力界限,从而既不会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也不会出现越位和错位的现象,使监管和被监管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

上市公司的行为规范了,监管者的行为也规范了,对投资者而言,当然是最佳的结果。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投资者喜欢跟风炒作?为什么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会恐慌抛售,导致市场剧烈波动?这些都源于投资者对市场缺乏应有的信心,难以通过市场形成良好的预期。

很显然,这些都与机构投资者没有确立良好的价值投资理念有关,与市场的长期资金不足有关。只有长期资金多了,市场的稳定性才会好,炒作者才难以兴风作浪,中小投资者也就不需要跟风炒作和信心不足。引导长期资金入场,无疑是解决市场稳定性不强、波动性较大、投资者信心不足的一大关键。

证监会的这次声明,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只要认真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中国证券市场就是最具价值的投资市场。近期国际机构纷纷发表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言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大有前途的,是极具投资价值的。供图/视觉中国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