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在转板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出现了“新三板会和交易所市场形成竞争关系”的声音。实际上,这种想法有些过分担忧。业内人士指出,本次改革是为了实现新三板与交易所的错位发展,新三板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培育优质上市资源、并购标的等。
在全面深化新三板的若干个改革举措中,转板机制引人关注。即建立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在精选层挂牌一定期限,且符合交易所上市条件和相关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转板上市,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业内人士指出,这既为企业发展打通了上升通道,也为沪深交易所市场规范培育和输送优质企业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作用,有利于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有利于各层次资本市场板块的健康发展。
新三板与科创板、创业板同属全国性公开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共性、有区别,也存在有机联系。共性是,三者都按照证券市场建设的一般规律,构建了市场融资、交易、监管等基础性制度,都是资本市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战略的重要市场板块。区别是,三者在市场定位、服务对象、投资者、内部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一是在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方面,科创板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优质科创类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具有相当规模和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新三板主要服务创新型民营中小企业。二是在投资者方面,新三板实施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形成了以专业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整体较强。三是在内部管理模式方面,新三板企业量大面广,基于不同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和投资者结构,立足于民营中小企业的规范、培育和升级,新三板实行了与科创板、创业板不同的内部管理模式,即实施了市场内部的分层管理。本次改革后,形成“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市场结构。精选层定位于市场认可度高、经营业绩良好或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微企业,主要功能是为优质中小企业配备与交易所市场相似的高效融资交易制度,引领中小企业进一步升级发展。
同时,三个板块也存在着有机联系,一是新三板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培育优质上市资源,挂牌公司通过IPO上市。经过新三板培育达到科创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挂牌公司,如对流动性、估值水平、融资规模、股东退出便利性等有更高需求,可以通过IPO方式进入科创板和创业板。截至2019年6月末,已有57家挂牌公司成功IPO;科创板的141家申报企业中,挂牌公司38家,占比26.95%(其中有23家已摘牌)。此轮改革后,挂牌公司可直接转板上市。目前挂牌公司上市需要履行摘牌及IPO审核程序,客观上造成了重复信披和监管,增加了企业负担。改革后,精选层公司经过公开发行并采用连续竞价,同时比照上市公司监管,将有基础实施转板上市,强化资本市场各板块间的联系,丰富和清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成长路径选择,有效拓宽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此外,挂牌公司经过风险包容性更强的新三板市场公开披露信息和规范治理,通过转板再进入交易所市场,风险更加可控,更有利于注册制的平稳落地和实施。
二是为上市公司提供并购标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规模、经营规范性和信息公开等特点,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发现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的并购标的池,不少细分领域经营领先的挂牌公司并入上市公司,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质量和竞争力。截至2019年6月末,累计有135家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占新三板市场收购金额的比重高达65.48%。
三是上市公司子公司到新三板挂牌。截至2019年6月末,有372家挂牌公司的股东中包括上市公司(不含做市商),涉及上市公司312家。新三板对中小微企业的规范、培育功能为上市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上市公司子公司通过在新三板进行融资并购进一步拓展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盈利和资源,助力上市公司整体做大做强。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建立转板上市机制,可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转板机制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突破首创。在实行注册制的这个大方向前提下,可以降低企业跨市场转换的成本。这将增强新三板的吸引力,减少优质企业流失,提高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转板机制落地,“将精选层和沪深交易所对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这是切实可行的做法”。
董登新认为,挂牌公司转板上市要求在精选层挂牌一定期限,这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和经营稳定性等方面也是一个考验期,在此期间可以观察投资者对挂牌公司的认可程度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