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就收到一份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指控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遭到瑞幸咖啡否认。直到4月2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其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内存在伪造交易行为,涉及销售额达22亿元人民币。该消息公告后,瑞幸股价一度暴跌近85%。
朱蕾教授首先分析了浑水针对瑞幸咖啡的89页做空报告,指出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瑞幸夸大了其客单价、店面销售数量、收入及广告费用;第二部分,浑水则指控瑞幸管理层信誉不足,商业模式存在问题。报告所采取的调研方式为“数数法”,它的结论虽然雄辩,但是招募志愿者、管理成本非常高昂,非大型金融机构难以实现。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会计学终身教授、《复旦金融评论》编委朱蕾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识别风险?朱蕾教授指出,首先需要分析公司财务造假动机的强弱。通常而言,盈利模式不明、不断有大量融资需求、管理层持股比例低、有不良前科的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财务造假的“潜在犯”。公司一般会有三类常见的造假动机:美化业绩、融资需求、监管需求,这三种动机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就是管理层的利益。
以瑞幸咖啡为例,首先公司盈利模式明确,在招股书中堆叠了大量诸如“大市场”“品牌议价能力”“技术驱动”“新零售”等词汇,听起来不错,仔细分析之后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其次,其烧钱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就导致公司会有新一轮的融资需求;第三点是关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瑞幸在2020年1月的F-1文件,可以看到管理层质押了大量的股权;最后就是瑞幸高管团队及投资人均为神州系,神州租车之前曾经有过管理层套现导致股价下跌的不良前科。
判断公司的造假动机之后,下一步便是财务诊断。朱蕾教授指出常见的利润表造假识别方法,一种是横向比较,即与相同模式的公司比较,与具备钩稽关系的科目比较;第二种是纵向比较,也就是将某一特定科目的数值与其历史趋势进行比较。
朱蕾教授横向比较了瑞幸和星巴克,指出瑞幸和星巴克在2018年Q2至2019年Q1单店收入都比较稳定,但从2019年Q2开始,瑞幸的单店收入有一个非常迅猛的增长,需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此外,通过拆解瑞幸收入发现,2019年Q2-Q3数据与个人层面需求曲线、店铺层面需求曲线不符,可以推断公司可能存在夸大售价或者销售量的嫌疑。
最后,朱蕾教授表示,瑞幸造假案虽然短期内引发了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一次“地震”,但由于美国市场比较完善的机制,好公司最终会用自己的真实业绩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除了政府监管和政策完善外,也需要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包括价值投资者、卖空机构,共同挖掘公司的真实价值,通过信息公开披露的方式消除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防火墙”,如“注册制”在中国落地,做空机制也在逐步引入,从而让资本市场发挥监督作用,更好地保护投资者。